萬物語 : 大學生分享
Objects-Talk - From EEESchool 2022

假如你成為一個深水埗萬物,你會變成甚麼?來自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學生,在夏季與啟民創社一起運用創意和設計思維探索深水埗區。他們走進街道、社區,遇上不同的動植物、人造物和自然生態,用設計語言轉化這些觀察和發現。歡迎現屆大學生參與計劃,一起發掘更多共生共榮的萬物關係和環境創新想法。

「我們從實地考察深水埗,觀察和記錄各種『萬物』,以同理心了解『萬物』的需要,就例如我的『萬物』是「珠頸斑鳩」 ,因為全球暖化關係,香港氣侯愈來愈熱,所以我想在公園的樹上設立一個雀鳥乘涼區,為雀鳥提供遮蔭乘涼的空間。」

彭偉基 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我是一個巴士站,每日在路邊看着人們上落車。這次的活動加強了我的代入感,感受萬物的一天是如何度過。有生物、有死物,每個萬物都會影響環境生態。我們會將學到的知識去改善萬物。」吳家寶 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潛入成為萬物的拍攝過程, 是一個有趣的經歷,同時學習讓大家了解氣候問題。這個計劃讓我跟朋友上街時,都會更留意街道上發生的事情,令人可以遠離手機,嘗試將目光放在身邊的事物。」 馬穎司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我很開心能夠參與和學習「萬物語」的創意生態計劃,在深水埗裏觀察、發現⋯⋯是個有趣的學習模式。體驗了我的萬物(鎖匙KEY)的一天,不一樣的學習體驗。」黄安荣 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這次活動好新奇,我係第一次「cosplay」物件,在設計思考時都也學到很多,導師給我不少意見和方法,帶出更多思考的方向。」林勻麒 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這個計劃讓我較深刻地了解一個地方的過程,例如我本以為深水埗區就只有深水埗,原來也有其他地方,如這次讓我初接觸美孚這個地方。以前也曾做過類似site visit的經歷,比較不同的是我以前第一時間會留意那個地方的人和建築物,從那個地方感受人情味,但這次不可以從人着手,需要運用感官(五感),讓我了解更多植物、生物的知識,學習欣賞另一種美感,這次的得着可以在未來的project應用,是一種新的技能。

另外是能夠想出創新的點子,得到不同的建議,讓我知道如何去改善和進步。」麥天藍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從他者(物件)角度重新體驗日常生活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對於我來說,潛入萬物角色就是一個歷程,我可以從新的角度理解事物。

我選擇了成為交通燈,讓我學習到新知識外,也增加對身邊物件的思考和關注。」施卓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參加今次活動令我對設計有更多嘅認識,例子如資料搜集時,要從不同角度思考,盡量收集不同資訊。」 黃曜豐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我是一個垃圾袋,但只裝垃圾太浪費了,所以在四星期設計營當中,我想變成可循環的筆袋和運動袋。我非常享受設計過程,可以學到新的設計技巧。」 陳俊康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我覺得這個活動逐步深入思考做模型,每一個階段表達想法是最具挑戰性的,而每一次實體堂則可以看到其他作品,我可以從新的角度思考,知道其他人想法,是如何天馬行空,這個過程中我是最享受的地方。」 郭智心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在這次活動中,我開始留意身邊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萬物,才發現到自己以往忽視太多美好的生物和環境。這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契機,讓萬物(重新)受到關注。」李蔚彤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一開始覺得涼亭燈好複雜,在屋企找到物資後就覺得好適合,可以循環再用。

我如果是涼亭燈,我可以為雀鳥遮風擋雨,雀鳥可以站在我的肩膀上休息。我還可以在公園中欣賞園內景色,簡直是一流的園境藝術!」

何曉臨,THEi Landscape


「經過這次體驗與外出,我發現黃金榕雖小,但也能成為雀鳥的「家」。我希望以後荔枝角公園會有更多不同的雀鳥,成為一個人與生態平衡共存的地方。」蕭傲欣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我認識了許多在日常生活中甚少留意的事物 (例如:交通設施),原來街道任何一件事物也很重要,因為若沒有紅綠燈,便會發生很多交通意外。」張希彤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

「經過這次活動,我更加了解SSP,學識更多設計師(designer)需要嘅思考skills (能力)(e.g. 代入,構思,介入等⋯⋯) 實在是獲益良多。」
黎嘉怡,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(20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