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民創談 01: 家在街
Enable Talk 01 Let's Talk about Home Street Home_April 2018



「許多數不盡的,由無名者發起的微小行動都是源自生命中重要的片段。」Noam Chomsky (2012)


《家在街:香港自建社區》是一個關於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自建社區的設計研究,通過設計學生黃思琪(Louise Wong)從2014至2016兩年間進行的實地考察、記錄和分享無家者自建社區生活。研究目的是為打破大眾對「無家可歸」的種種假設及把焦點轉移到自建者的製作上。


「無家者」泛指露宿街頭,無家可歸的人;但當有人視街道為家,那「家」的定義就不再是傳統有「瓦磚頭」的家,而是延伸出不同的「家」 概念。 因此從傳統的「家」 到「無家者的自建社區」之間,可以是多方面的居所類型, 我們相信自建者可以創造出不一樣的居住和生活空間。本書由李欣琪博士、黃志恆及徐巧詩合編。書中收錄了自建社區的研究相集、11種不同類型的自建居所、50多種生活模式,還有來自都市理論和社會學學者Liesbeth Huybrechts和Will Davis的文章,與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訪談,嘗試從不同觀點啟發大家思考街道和城市戶外空間的新可能性,重新認識香港「自建社羣」生活的獨創性格。書中的設計研究記錄、過程中與自建者和香港市民演繹在街頭居住可能性工作坊的模型,於2018年4月28日至5月2日於深水埗大南街的合舍展出,並在五一勞動節當天舉辦《家在街:香港自建社區》新書發佈會。

Event Info

《 家在街:香港自建社區》新書發佈展覧:

日期: 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八至五月二日

時間:下午1時至晚上7時 (星期一休息)

地點:合舍(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)

《家在街:香港自建社區》

作者:黃思琪著

編輯:李欣琪博士,黃志恆及徐巧詩合編

書籍設計:HATO

出版:啟民創社

出版計劃資助:香港藝發局

Self-build Communities in SSP Video

Inside pages Preview

媒體報導 (星期日明報)

「黃思琪 (Louise)將通州街橋底自建社區的設計研究出版成書《家在街》,合編的包括她念園境建築時的老師李欣琪(Yanki)和黃志恆(Sara)。專研社會設計(social design)的李欣琪指出,Louise的研究在用字上故意「turn it around」,天橋下的「不是homeless(無家者)的社區,是個self build community(自建社群)」,他們認為這細微差異是重要的。團隊將研究成果帶到智利一個建築雙年展,南美有成熟的自建文化,從事園境建築教育的Sara,本身是資深藝術家,她說﹕「我們去智利得到很大的啟發,他們自建空間的日常感覺,跟香港很不同,所以他們對待這行為的態度很不一樣,那不是什麼奇怪的東西。當你太快將事情框在合法與非法的層面,會減去太多可以討論的空間,自建空間有更多有趣面向更值得談論」。Yanki補充,在智利感受到一個關鍵詞embracing(擁抱),人們欣賞彼此的創造力,會擁抱自建,「在香港卻會被拆去」。帶着這視角,我們還可從香港一些非正規建築中看到自建的創造力和可能。」 —— 居者建其屋的大膽可能 / 文//黃宇軒 ( 香港城市研究者)

街知巷聞.WAYS OF URBANIST SEEING(6)﹕露宿者 或叫他們「自建者」 園境生著書:不是求其瞓喺天橋底

媒體報導 (HK01)

「設計師以為救世,卻忘了人的創意」

「香港已經很少這種村的概念,也沒有community(社區)的感覺,設施較單一,只為居住和購物,生和死發生在家以外的地方——但是,生和死原是生命一部分。認識你的鄰居,在他死後拜祭他原是正常。」Louise的項目導師、「啟民創社」聯合創始人及社會設計師李欣琪(Yanki)說。

在街上住的人,自然會利用街道滿足生活所需。像他們使用空間時會形容,這裡有三張床褥大。「對這些自建家的人來說,一張單人床是一個單位。他們無受建築或設計學訓練,但會從日常需要去量度空間。」Yanki說。「舊時學設計、建築都有講,如果無呎就用手度、用腳行。現在大家卻像失去身體和空間之間的感覺,建築師或設計的人如果要構思現今的納米樓,可能是在想『150呎』,計交幾多屋、幾多呎畀發展商?這影響到設計愈來愈沒人性及不實用——一入去想擺張單人床都擺唔到,唔知點算!」

【無家建築師】城市設計學生游橋底兩年 出書記無家者設計的家